关于印发《对全县新型工业化建设工作情况审议意见》的函
县人民政府:
县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县政府关于全县新型工业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会议认为,近年以来,县政府及其工业推进办等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按照县委“123456”总体工作思路,聚焦产业培育、项目建设、园区发展、要素保障等方面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我县新型工业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县域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竞争实力明显增强,为宁阳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指出,成绩来之实属不易,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县新型工业化建设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亟需优化,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产业链短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在统筹各项指标要素,精准配置供给能耗、煤耗、土地、污染物排放等约束性要素指标方面有待加强。三是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足。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不快;企业研发力量薄弱,缺乏高新技术成果创新的源头;缺乏高层次人才,吸引高端人才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县建设,会议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聚力抓实新型工业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是县委立足我县实际,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经济工作的总引擎、总抓手。全县各级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产业宁阳”意识,围绕构建“4+3+X”产业体系,深入落实“链长制”,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集全县之力建设工业强县。
二、聚焦主导产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聚力攻坚高端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型建材4条产业链,围绕形成“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数字赋能、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链条,通过集成政策、集中力量,构建多元主体高效协同、各类要素集聚融通的产业创新生态,让政策更好引导科技创新方向,服务于产业创新需要,链式集群融合发展,真正形成多链融合、良性循环的工业经济生态环境。继续发挥好数字宁阳(华为)赋能中心作用,推动产业数实融合发展,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生产和管理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形成具有数字化、绿色化和智能化等特性的“新介质”,促进全县产业结构焕新提质。
三、加快重点园区建设,持之以恒打造特色园区。要强力推进开发区“三年攻坚”行动,用好化工产业园调规扩区资源,围绕高端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三大主导产业精工细作,系统提升园区产业集群效应和发展承载力。要高标准编制高新区发展规划,统筹优势产业培植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汽车内饰、现代食品、纺织服装等产业园建设,统筹城区及周边乡镇产业资源,形成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极。充分利用堽城工业园、华丰工业园、东疏工业园、蒋集畜禽产品产业园四个园区上升县级层面建设的机遇,加大建设力度,推动钢球、建材、新能源、畜禽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四、强化企业梯次培育和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增添发展新动能。要把“四上企业”培植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狠抓企业梯次培育。要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攻坚,强化重点项目分级推进和领导干部包保、定期调度机制,推动“在建、促开工、促签约、策划储备”四张清单,以及手续办理清单落地见效。整合商务、贸促、招投公司、镇街等招商资源,建立“扁平化”招商机制,大力开展链式招商,全面完成年度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五、加强资源要素统筹,全力以赴抓保障促发展。要坚持“一盘棋”思想,统筹各项指标要素,通盘考虑现有项目扩规和新上项目需求,精准配置供给能耗、煤耗、土地、污染物排放等约束性要素指标,确保有限的要素资源首先保障“双大双强”企业项目。研究吃透用好上级最新政策,加大对现有要素资源的管理、挖掘和集约利用,尽快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认真梳理指标占用大的项目,寻找新的替代源,腾出宝贵的煤耗、能耗指标。通过盘活闲置土地、创新工业用地弹性出让机制等方式,推动沉淀资产转化为有效资源。
六、聚焦创新驱动,加快推进创新型宁阳建设。要立足宁阳发展实际,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搭建人才链。持续开展“书记县长高校行”“百名专家宁阳行”活动,深化与齐鲁工大、青岛科大等高校战略合作,探索建立校地协同创新学院。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组织华阳集团、绮佳食品、德诺森环保等企业申报省市级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支持天和纸业、唯可鲜、巴夫巴夫等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层次产学研转化,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宁阳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突出以产聚才、产才融合,落实人才购房券等政策措施,积极创建青年发展友好型、人才友好型城市。